4.6 KiB
title | updated | created |
---|---|---|
原理 | 2022-02-16 00:45:30Z | 2022-01-08 13:17:59Z |
原理
简易的干扰器多采用扫描式阻塞干扰。用锯齿波/三角波发生器产生激励波形,驱动VCO产生对应频段的干扰信号,再经功放输出。
优点:
体积小,辐射功率高
缺点:
工作带宽窄,一般不大于300MHz
非锁相,温度适应性差,干扰信号过渡带宽大,设备间一致性差
激励波形参数设置不灵活
实例设计经验
1,DAC/DDS产生激励波形,此种方法需要DDS位数足够高,且需要平滑滤波,否则频率步进过大,干扰效果差
原因:本质上是离散信号,以16位DAC为例,满量程1V是1LSB约为5uV,对应VCO频率步进约3-6kHz
2,斯密特触发器直接产生三角波,幅度约1Vpp,可能需要放大后再驱动VCO以实现大带宽。具体为
原始1Vpp激励波形 -> 串联电容AC耦合 -> 放大 -> 串联电容AC耦合 -> 电阻分压调整Vpp -> 串联电容AC耦合 -> 电压偏置调整Vcnt -> 驱动VCO
改进
改进如下:
一,主要实现干扰信号带宽可调(单VCO)
1,将可调电阻换为电子电位器(127/256格),查表得每格对应的Vpp/Vcnt
缺点是调谐速度慢(电子电位器采用IIC通信),分辨率有限
2,激励波形拉倒满量程(约4Vpp),用窗口比较器进行削波,只保留目标带宽对应的激励信号幅度,窗口外激励信号幅度为零
缺点是削波后波形不连续,可能直接影响干扰效果
3,使用幅度可调的方波+积分器产生激励波形。方波采用“调整Vpp、AC耦合、调整Vcnt”方式生成
缺点是
二,主要实现频率校准
分以下几步:
0,干扰过程中不校准
1,采集当前温度t(重新校准的触发条件)
2,锁相方式锁定目标频段两端频率,获取其调谐电压VTl和VTh
3,温度变化时(Δ>5度)重复1、2,更新VTl和VTh
4,调整干扰频段时优先采用插值法设定VTl和VTh以节省时间(可认为为线性)
理论上同一硬件条件下影响频漂的主要因素是温度
宽带方案
一,传统上变频器
复杂、昂贵
二,IQ调制器
HMC1197LP7FE( 100 - 4000 MHz,内置VCO)
HMC1097LP4E(100 - 6000 MHz,外置VCO)
LTC5588-1( 200 - 6000 MHz,外置VCO,5)
ADL5375( 400 - 6000 MHz,外置VCO,5)
2021.04.26
早期大民品,施密特触发器(2G14,丝印VK)产生三角波,周期8us
深圳市和江无线电防务有限公司5.8GHz模块,555锯齿波直出,见下图(一级PNP作恒流源,2个4148+电阻偏置,R14组成恒流源),周期约3us/335kHz
5.8GHzWIFI干扰器模块,均是下图拓扑,,555锯齿波+放大,周期约14us(70kHz,参数如图,多通道款),另一款(单通道款,四层)6.67us/150kHz,参数未测
瑞通方案
核心框架大概率是两通道DDS(80PIN)*1+PLL(40PIN)*2合路后输出,其中1片DDS作参考驱动2片PLL
DDS可能为AD9852或P2P型号(AD9854)
PLL可能为HMC833或P2P型号(HMC832,HMC830)
分析:
此框架是典型的DDS驱动PLL的快扫方案,只能是点频扫描,不存在宽带信号
之所以分两路DDS盲猜是
1,从目标频段两端往中间扫,每通道分两段同步扫,其中一通道往高扫,二通道往低扫
2,均分四段同步扫(不能较好解释为什么用两通道,因为此种扫描方式1个DDS足矣)
3,或是分两段,按上述情况扫
基于以上框架,提升阻断时间的关键因素则可能回归到同一时刻干扰的点数上,若属实,此方案大可简化
核心框架也可能是两通道DAC(80PIN)*1+IQ调制器(40PIN)*2合路后输出,其中1片DAC作参考驱动2片IQ调制器
此种方案中DAC产生宽带基带信号,IQ调制器(内置本振)将其调制到目标频段
目前没找到符合电路布线的DAC和IQ调制器型号
具体到实际设计,宽带0.6-6GHz分3段设计(PA和天线分两段,其均为0.6-2GHz、2-6GHz宽带)
暂未知为何2-6GHz分为2-3.5和3.5-6两段(通过继电器切换,二选一后送入PA)
可能为:
单路最多60MHz左右带宽,4路合路后最多240MHz左右带宽
2021.06
已实测基本验证是DDS+PLL,周期约40us,全频段按频率和带宽不同分一段或四段,2.4和5GHz为四段